查看原文
其他

怎么看待映·纪实摄影奖和集美·阿尔勒发现奖?

吴毅强 沉思的肉 2022-05-22


今天映·纪实摄影奖和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几乎同时揭晓,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总之,今天刷屏了。


不过,我们都发现了,这两个获奖作品有着天壤之别,几乎代表着摄影的一体两面,想想还挺有意思的。


映·纪实摄影奖由那日松执掌的映艺术中心/映画廊主办,虽然今年仅是第三届,但在摄影界已享有相当声誉。


映奖的根基主要在比较正统的摄影界,它的定位也非常清晰,主要鼓励那些直面现实、关注社会民生话题的摄影师,比如这次获奖的六个作品全是把镜头对准环境保护、边缘群体和打工者等现实话题。获大奖的《伤痕之下》更是把性侵受害者经历和受创伤后遗症等不太为人知的故事和画面呈现了出来,看罢不免让人掩卷沉思。


纪实摄影的价值一度被人持续看低。摄影的真实性在后现代理论的冲击下,已经非常脆弱,纪实摄影的大厦摇摇欲坠。我也经常在想,是不是纪实摄影真的穷途末路了?


不过幸运的是,每一次看到这些直击社会现实痛点的图片,还是会忍不住侧目和打动。真正见证时代的图片依然有着不可动摇的力量。


摄影的边界或许会不断拓展,但是对现实的直接记录依然不可或缺,并且它的力量丝毫没有减弱,从映奖获得的关注度可以证明这一点。



集美·阿尔勒继承的是明显的三影堂风格,定位也相当明确。十多年来,它一直表现为对直接纪实摄影的某种质疑和反抗,更加侧重对摄影或者艺术本体性的探索。


如果把映奖作品看作是摄影师的摄影,那么三影堂往往选择的是摄影师的艺术或者是艺术家的摄影。他们不太注重摄影的社会文献价值,更多地是借助摄影来探索内心世界或者某个话题。比如这次获得发现大奖的《痴人说梦》就是来自艺术家的摄影,在他这里,摄影只是艺术家构建自己梦境的手段和材料。


其实,摄影与生俱来的复杂性,决定了它在纪实和虚构、真实和表现、自然和文化之间的模棱两可性。


摄影天然地具有和现实的亲近性,这一点让我们往往把图片等同于现实,并且相信它的力量和价值。这也是今天映奖的力量。


但另一方面,在现实和最终图片呈现之间,往往经历了无数中介和调和,摄影师和艺术家可以有广阔的天地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这是集美·阿尔勒发现奖的关注所在。


所以,我们很难在这二者之间一分高下,摄影的魅力也全在这种复杂性中了。


那句老话,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